李山與顧彬在現場對談
  中新網北京5月7日電(上官雲)7日下午,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山、著名德國漢學家沃爾夫岡·顧彬做客騰訊書院,縱談《詩經》與中國文學的淵源流變。李山表示,理解經典要回歸文本本身,《詩經》正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,“尤其是‘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’這句話,我理解為中國人講哲理的‘老祖宗’,告誡我們開拓心胸,放開視野。”
  《詩經》是中國文學源頭:理解經典應尊重作品實際
  《詩經》是中國最早的文學,其中最早的作品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時間,是中華民族在文化創生期產生的精神花朵。李山在學術上便專註於先秦文學,新書《風詩的情韻——李山講》於近期推出,關註《詩經·國風》,運用周代重視婚姻關係等古代文史知識,總結出詩歌作品中蘊含的人群和諧、上下和諧、家國和諧等對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功用的精神。
  其實,歷史上從不缺乏對《詩經》的闡釋。在千百年的文化演進過程中,解釋者因各自時代生活的需要,附加不少文本以外的意義。古典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,已經被這些闡釋包圍的密不透風。
  比如《關雎》便有過這樣的理解偏差。李山介紹道,西漢時期,這首詩先是被解釋為諷諫詩,又被當成愛情詩歌。但是從人稱形式、詩歌中提到的器物和時代背景考察,《關雎》並非愛情詩,而是一首恩情詩,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是詩人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,贊美難得好姻緣的締結,“因此這是婚姻典禮上的樂歌,為祝福二人婚後家和萬事興,與當時社會重家庭、重倫理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。”
  因此李山提出,理解經典的重要步驟就是要回到文本本身,尊重作品實際,今天要擺脫經典解釋的主觀偏頗,必須更多掌握關乎那個時代的資料,同時關註新發現的材料,以幫助理解詩篇。
  談國學:文學是民族性靈 《詩經》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
 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國學興起之後,傳統文化受到關註,《詩經》也在其列。同時,中國人民到底需要什麼的國學一直是尚在討論的問題。在李山教授看來,真正的國學不能是浮皮潦草,應該是純凈的、有建議意義的,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引申出來經典的現代意義。只有汲取的井口打對了,傳統文化的蘊積才能噴發出來。
  毋庸置疑,《詩經》是中華民族的瑰寶,楚辭、漢賦、唐詩無不濫觴於此,可以說,不瞭解《詩經》便很難談中國詩歌文學與文學流變。李山對此觀點表示肯定,他說:“一部真正的經典在不通時代都能起到作用。《詩經》正是這樣一部經典的文化著作,在幾千年建參與了民族精神的建構。”
  對比中西方傳統文化的傳承現狀, 李山指出,中國讀者不太敢碰艱深的東西;但在西方,哪怕是專題化著作,在群眾中有讀者,這是一種現代化的標誌。
  “ 一直以來的國學熱讓讀者到廟裡沒有見到真佛。”李山分析道,文學是一個民族的性靈,《詩經》正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,記錄中華民族性格形成時期的一些情感表現,因此也是民族情感秩序的基礎,對它的再發現堪稱是一次與傳統文化的再相逢。  (原標題:學者李山解讀《詩經》:中國人的精神家底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m84vmsk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